News
工研院與全球電池技術領導廠商強強聯手,打造國際合作新典範!法國Saft公司技術長Dr. Nechev日前拜訪工研院,並在臺灣泓辰材料(HCM)公司董事長陳宏力見證之下,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工研院將運用泓辰材料公司所開發之高性能磷酸錳鐵鋰粉體正極材料 ...
在全球致力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趨勢下,碳捕捉已成為實現產業減碳關鍵技術之一,本月九日工研院與日本三菱電機於日本兵庫縣先端技術綜合研究所舉行「固態胺吸附劑碳捕捉模組」裝機儀式,隨即啟動從廢氣中回收二氧化碳的實證,象徵臺日攜手布局亞洲碳中和技術市場。 儀式由三菱電機先端 ...
為推動顯示產業的數位轉型與高值化應用,工研院宣布與國內顯示器解決方案領導供應商大廠友達光電旗下子公司達擎攜手合作,運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工研院開發的AI虛實融合技術,開發新興顯示產品包括:智慧育樂、智慧零售與智慧移動商業應用情境,打造差異化市場,創造超越虛擬實境VR ...
工研院在生醫領域的創新研發成果,榮獲2025年國家產業創新獎「學研機構組」最高榮譽「卓越創新獎」,並由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親自頒獎。本次獲獎不僅是對工研院多年來深耕生醫領域創新研發,以及推動產業轉譯的最高肯定,更彰顯工研院在生醫領域的創新研發能量深具高度競爭力,可望帶動 ...
工研院深耕南臺灣產業發展,推廣公益也不遺餘力,日前攜手奇美食品與芥菜種會舉辦「鳳梨SDGs親子體驗活動」,邀請來自經濟弱勢家庭及身心發展特殊孩童,一起走進位於臺南市的奇美食品幸福工廠,透過餅乾DIY、導覽探索與鳳梨永續教育體驗,將永續的種子植入下一代心中。 此次活動以「大手 ...
工研院今(11)日於國際型大展「第九屆臺南亞太區農業技術展」中展示多項智慧農工技術,面對國內畜牧業缺工挑戰,工研院與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合作開發全國產智電型餵飼車、吸糞機器人與乳牛聲紋辨識系統,運用科技提供更便捷的酪農作業,從牛隻飲食、畜舍清潔及情緒管理,提供全面性的 ...
全球AI浪潮帶動電力需求增長,而電力結合儲能系統有助於穩定電網韌性與效率,因此各國皆積極布署,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2030年,全球整體儲能容量將大增至目前的6倍之多,美國調研機構Research Nester更預估203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6612.7億美元,商機潛力無窮。工研院攜手台灣電力與能源 ...
This report introduces ITRI's organization, innovative technology research, industrial services and global partnership.
2022年俄烏戰爭與美中角力,導致國際供應鏈混亂,先進國家仰賴的低碳天然氣價格飆升,促使全球加速布局新型態的淨零能源。由再生能源發電系統電解產生的「綠氫」是潔淨且高效的綠色能源,重新受到更多國家及... 工研院「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重磅解析九大趨勢:AI滲透一切,未來已來 ...
曾經,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只是人們對未來科技的想像,甚至是科幻電影裡才會出現的情節。不過短短幾年,隨著技術不斷推進,AI已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也重新定義我們對效率與創造力的想像。 這波AI浪潮如何席捲各行各業?關鍵在於臺灣憑藉模組化技術與跨域整合的 ...
元宇宙不再只是遊戲和社交,它也正悄悄改變製造業!結合AI、XR與機器人數位分身,工研院打造的「元宇宙智慧工廠」成為製造業數位轉型的新解方。透過整合3D數位分身、RoboTwin、生成式AI與人機協作的感知技術,讓設計與生產流程更快速、更精準、更人性化。 製造業邁向智慧化,虛實融合的腳步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